PRODUCTS CENTER
AB安全继电器工作原理
安全继电器是用于安全控制系统的关键元件,主要用于监测安全输入信号(如急停按钮、安全门开关等),并在检测到异常时迅速切断危险设备的动力电源,以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。其工作原理基于机电式继电器结构与安全逻辑设计的结合,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:
一、核心结构与组件
安全继电器通常包含以下关键部件:
输入模块接收外部安全开关信号(如急停按钮、安全光幕信号等),信号类型多为无源触点(常开 / 常闭)或直流电压信号(如 24V DC)。
逻辑控制模块内置微处理器或硬接线逻辑电路,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判断(如 “与"“或"“非" 运算),确保信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继电器输出模块由多个安全继电器触点(通常为常开触点)组成,用于控制被控设备的电源回路。安全继电器通常采用冗余触点设计(如双触点或三触点),以降低触点粘连风险。
AB安全继电器自检与监控模块实时监测继电器内部电路状态(如触点磨损、线圈故障等),并通过 LED 指示灯或总线通信反馈故障信息。
二、工作流程解析
安全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可分为正常运行和安全响应两个阶段:
1. 正常运行阶段
输入信号有效:
当外部安全开关处于正常状态(如安全门闭合、急停按钮未按下),输入模块接收到合规信号(如触点闭合或电压正常)。
逻辑判断通过:
逻辑控制模块确认输入信号符合安全条件(如多个安全开关同时闭合),触发继电器线圈通电。
触点闭合,设备运行:
继电器触点闭合,接通被控设备的动力电源(如电机、驱动器等),设备正常运行。
持续自检:
AB安全继电器自检模块实时监测线圈电流、触点状态等参数,确保继电器。
2. 安全响应阶段(异常触发)
当检测到安全威胁时(如安全门被打开、急停按钮按下):
输入信号异常:
外部安全开关状态改变(如触点断开或电压丢失),输入模块检测到异常信号。
逻辑判断失效:
逻辑控制模块识别到输入信号不满足安全条件,立即切断继电器线圈电源。
触点断开,设备停机:
继电器触点迅速断开,切断设备电源,使其停止运行。
故障锁定与反馈:部分安全继电器具备机械锁定功能,触点断开后需手动复位才能重新接通,防止误操作恢复供电。
通过 LED 指示灯(如红色故障灯)或通信接口(如 PROFINET、EtherCAT)向控制系统反馈故障类型,便于排查。
三、安全设计关键技术
AB 安全继电器通过以下技术确保高可靠性和安全性:
冗余与多样性设计双线圈冗余:采用两个独立线圈,需同时通电才能保持触点闭合,避免单一线圈故障导致误动作。
触点冗余:多个触点串联或并联,即使个别触点粘连,其他触点仍能保证电路断开(如 “双断触点" 设计)。
故障检测与诊断内置自动测试电路,周期性对触点、线圈及逻辑电路进行自检,检测到故障时立即触发安全响应。
AB安全继电器支持SIL(安全完整性等级)认证(如 SIL3),符合 ISO 13849-1 等安全标准。
抗干扰与环境适应性采用电磁屏蔽、滤波电路等设计,抑制外部电磁干扰(EMI)对信号的影响。
适应工业环境(如高温、振动、粉尘),确保长期稳定运行。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
AB 安全继电器广泛应用于需要高安全性的工业领域:
机械制造:数控机床、冲压设备的急停控制与安全门监控。
物流与自动化:传送带系统的安全光幕保护、升降平台的防坠落控制。
过程控制:化工设备的紧急停车系统(ESD)、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。
机器人领域:协作机器人的安全围栏检测、人机协作区域的安全防护。
五、与普通继电器的区别
特性安全继电器普通继电器
设计目标 保障人员 / 设备安全,符合安全标准 实现电路通断控制
触点结构 冗余触点(双断 / 三触点) 单触点
故障检测 内置自检与诊断功能 无或简易检测
安全认证 具备 SIL、PL 等安全等级认证 无
响应速度 快速切断(毫秒级) 常规速度
复位方式 手动复位或安全条件恢复后复位 自动复位
通过以上原理与设计,AB 安全继电器在工业安全领域中扮演着 “安全守门人" 的角色,通过可靠的信号监测、快速的故障响应和严格的自检机制,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。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型号(如 AB 440C、440K 系列),并遵循安全标准进行系统集成与验证。
17305172260
0517-86429912